• 首页
  • 粮食
  • 蔬菜
  • 果品
  • 水产
  • 酒水
  • 饮料
  • 茶叶
  • 畜禽
  • 食用油
  • 资讯
logo
  • 首页>
  • 粮食 >
  • 正文

高盛瑕疵研报惹怒招行 五方面回击:对投资者产生误导,我行内部管理和经营一切正常

2023-07-12 11:02:24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刘佳北京报道

近日,有关高盛下调国内银行股评级的“小作文”在市场上广为流传。尽管事后高盛出面回应称“市场对于研报的部分观点存在一定的误解”,但招商银行(600036)依旧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回击。


(资料图)

在7月10日招商银行发布的《关于高盛报告涉及CMB有关问题的澄清》中指出,从该行收到的投资者问询和反馈来看,高盛的判断对部分投资者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并引发投资者对招行资产质量的担忧,该行有必要对相关情况进行澄清。

在澄清文件中,招商银行怒怼高盛研报关于招行的表述存在计算逻辑错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数据错误等问题。

随后记者致电招商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部,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招商银行内部管理和经营一切正常,该行股价受市场情绪和外部因素影响会有波动,但关系不大。

招行五方面回击

作为百年投行的高盛近日因一篇研究报告,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7月5日,在高盛发布的《不可能的三位一体》报告中,用长达78页的文字说明目前中国数家国有大银行面临“不可能的三角理论”的困境,即在利润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同时维持良好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和派息水平。

在报告中,高盛对12家银行做出评级,对其中5家银行维持买入或中性评级,2家银行上调评级至买入,5家银行下调评级至卖出。

此报告一经发出,立马在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随后国内金融机构第一时间发布报告进行回击,隔空“应战”。

时隔一天后,高盛于7月6日回应媒体称“做空”消息不实。

不过招商银行并不买账,依然选择发声回击高盛。

7月10日,招商银行投资者关系部发布《关于高盛报告涉及CMB有关问题的澄清》,从5个方面进行了回应和说明。

招商银行表示,高盛报告中所使用的“implied loss ratio of credit portfolio in debt investment book”指标,缺乏逻辑性。该指标分子是所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中的阶段三损失准备,分母使用的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中的“其他投资”。前者是所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的阶段三损失准备,后者则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中的一小部分,报告将两者简单相除缺乏逻辑性,而且报告也不对该指标进行任何解释说明的做法,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误会。

此外,该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的资产质量优良。2022年末,招商银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1.58万亿元,剔除理财回表因素之外的不良资产极少,资产质量优良。招行称,该行始终坚持审慎稳健的风险管理政策,严格执行资产分类标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目前不存在该暴露未暴露的风险资产。除已披露的不良资产之外,该行预期未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仍会保持优良的资产质量。

其实对于招行资产质量情况,管理层曾在6月有过对外发声。

招行副行长朱江涛6月27日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从今年一季报来看,招行的不良贷款率是0.95%,总体来讲处于历史比较低的水平。接下来,招行将持续打造堡垒式的风险内控合规的体系,保持全行资产质量的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高盛研报中涉及招商银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该行强调,截至2022年未,招行表内贷款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业务余额1325.64亿元,较上年未微增90亿元,仅占该行贷款和垫款总额的2.32%,平台债投资规模很小,包含地方政府债券投资在内的所有地方政府相关融资远低于高盛推测的1万亿元;政府融资平台融资业务的不良贷款率0.14%,较上年末下降0.49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优良,招商银行地方政府平台的融资风险整体可控。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当宏观经济、市场波动加剧的环境下,总会有一些“唱空”的声音,但每次唱空基本都落空,这也是考验国内市场和投资者成熟度。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对记者称,高盛研报“看淡”国内银行股,其中提到了银行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等,受到了一定关注,但从银行股表现看,影响比较有限。

“根据招行的具体回应,高盛研报中一些指标和分析存在与事实不一致的情况,并且这些风险也是银行业近些年一直所重点关注和防控的,未来也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于百程坦言。

招行为自家“站台”也提振了市场信心。截至7月11日收盘,招商银行A股股价收于32.71元/股,上涨0.8%;H股收于33港元/股,上涨0.46%。

不过,前述业内人士提醒:“在宏观经济与市场波动剧烈的时候唱空,这就需要投资者思考这些国际投行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和用意。”

银行股绝对收益空间凸显

其实这并非高盛第一次“打脸”,在以往对国内部分大中型上市银行的股票价格进行预测时,也曾多次出现失误。

其中在2021年,高盛曾多次对某头部银行给予“卖出”建议,然而自建议发出后,该行股价一路飙升,截至到2023年7月11日收盘,该行股价区间涨幅达28.04%。更有投资者调侃道:“高盛反着买,别墅靠大海”。

对于高盛研报的瑕疵,中金公司(601995)货币金融分析部林英奇团队隔空喊话,并发布《国有大行基本面分析手册》,提出“八个更”力挺国有大行。

在研报中林英奇团队指出,国有大行具备八大优势,即:有更低的杠杆,更高的资产回报率;安全资产占比更高;更稳定的负债来源;息差更受益于存款降息;手续费表现更为稳定;资本新规更为受益;估值有望长期见底回升。

在谈及中资银行股前景时,前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从银行整体盈利情况、资本充足率、不良率、拨备等指标看,国内银行经营整体保持稳健;近年来,我国持续主动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银行不断完善内部治理,防范化解潜在金融风险,不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等,可以说国内银行经营能力与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显著成效。

“从中长期看,银行与实体经济存在共生关系。”该人士如是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银行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适配性,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银行未来发展的基础稳固,银行经营压力与短期宏观经济环境波动有关,随着经济恢复,银行盈利将趋势改善。”

在面对国际投行的质疑,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记者表示,银行首先需要继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严格控制贷款风险、市场风险,加大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同时加强内部监管和全面合规、加强信息透明度以及有效防范利益冲突等。此外,银行还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力度,提高服务效率,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财信证券则在研报中表示,展望下半年,经济弱复苏格局或将延续,政策仍有加码空间。在一季度天量信贷投放后,信贷增速有望回归常态,信贷结构改善可期。下阶段,银行业净息差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不大,负债端与资产端利率跟随式下调或成为常态。在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高分红、高股息、低估值的银行股绝对收益空间凸显。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高盛瑕疵研报惹怒招行 五方面回击:对投资者产生误导,我行内部管理和经营一切正常

    粮食2023-07-12
  • 狮子座和什么星座配对(狮子座和什么星座更相配)

    水产2023-07-12
  •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成立

    粮食2023-07-12
  • 深南电路(002916):7月12日技术指标出现看涨信号-“红三兵”

    水产2023-07-12
  • 河南省农业交通建设工会系统职工积极参加线上健身

    粮食2023-07-12
  • 三年亏超百亿,“网红”山航股票退市

    水产2023-07-12
  • 三伏天来了!南平专业中医师教你如何更好安排饮食、作息

    粮食2023-07-12
  • 【株事有理】我市设立6个质量基础设施 “一站式”服务工作站

    水产2023-07-12
  • 原创 从领跑到掉队,北汽蓝谷的近忧与远虑

    粮食2023-07-12
  • 化工概念股票板块分类盘点!(7/11)

    水产2023-07-12
  • 杭州市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倡议:加强行业自律和企业内部管理

    粮食2023-07-12
  • 7月11日基金净值:华夏核心资产混合A最新净值0.63,涨1.12%

    水产2023-07-12
  • 俄媒称乌军开始使用集束弹药 乌暂无回应

    粮食2023-07-12
  • 港股解盘:乐观预期再起 暑期经济持续催化

    水产2023-07-12
  • 美式动画片肉鸽游戏《Mythforce》9月发售

    粮食2023-07-12
  • 稳楼市“金融十六条”优化 两项政策延长至明年底

    水产2023-07-12
  • 推进智能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粮食2023-07-12
  • 罗马诺:巴黎今日问询了弗拉霍维奇的要价,尤文无意租借

    水产2023-07-12
  • 水仙花苑 关于水仙花苑介绍

    粮食2023-07-12
  • 安徽省2023年高考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计划公布

    水产2023-07-12

果品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同心”正式发布
  • 冬奥故事会丨一图了解冬奥会历届奖牌
  •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 外交部:美国针对亚裔仇恨犯罪数字令人痛心

蔬菜

  • 说好“一梯一户”却成了“两梯两户”,买方能否解除合同?
  • 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助力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迎新机遇
  • 9被告人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刑罚
  • 玉渊谭天丨中美再通话,“建设性”很重要
  • 环球时报社评:中美经贸需要建设性对话
  • 俄媒:莫斯科扩大新冠感染新疗法试点范围
  •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 | 追赶的勇气
  • 中国第20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完成“VA-2”道路排水系统修缮任务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办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图片展
  • 美专家认为三大原因导致美国供应链危机

Copyright   2015-2022 西南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