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粮食
  • 蔬菜
  • 果品
  • 水产
  • 酒水
  • 饮料
  • 茶叶
  • 畜禽
  • 食用油
  • 资讯
logo
  • 首页>
  • 粮食 >
  • 正文

从基尼系数到“月入三千算中产”,专家是怎么变异的

2023-07-06 17:09:16 来源:此地无言

岳云鹏有个相声段子,他说自己是个文学博士,专门研究语言文字。具体研究什么呢?比如说1234的“1”,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读四种读音,分别是“衣移以易”。

细想一下,还真是这样。但是孙越问他:“我就问你,你研究这个有什么意义?”

小岳岳尴尬一笑,一脸贱相地说:“唉,好像真没有什么意义啊!”


(相关资料图)

观众哄堂大笑。

其实现实中像这种看上去很对,但毫无意义的研究并不在少数。简单来说,就是一本正经地扯蛋。

比如《男子汉气质与经济规律——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这是一篇正经八百的公开发表的论文,作者还是一名大学教授。你不能说他胡说八道,他做这个课题肯定也是下过功夫,研究了一些案例的,但要问意义何在,那只有鬼知道了。

再比如前段时间上过热搜的一个话题:月入三千就算中等收入群体。

这是浙江大学教授、著名收入分配领域专家李实带领他的团队做的一项最新研究。他在接受腾讯财经专访时指出:2022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已达4.6亿人,月入3000元左右就算中等收入群体。

这个结论让很多网友都哭了。因为放眼身边,月入3000差不多就是个基准线。现在请个保姆都不止3000吧,还未必是住家的。工厂打螺丝,应该也不止3000。这点收入,一辈子都买不起房,租房的话,估计也就是刚刚解决温饱,更不要说结婚生子。

怎么就中等收入了呢?

其实专家并没有说错。之所以有这么大反差,无非就是大家对“中等收入”的定位不一样。网友理解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个主观感受,说白了就相当于“中产阶级”,有房有车,体面的收入,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偶尔还能旅旅游,幸福感相对较高。月入3000显然远远不能匹配这样的生活。

而专家说的中等收入不过是个客观标准,而且这个标准是按一定比例划定的。就像“人不可能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一样”,再穷的社会也有中等收入群体。

打个比方,高考满分是750分,考个四五百、五六百分都在正常范围内。但如果一个班都是学渣,大多数人只考了100多分,那么你考个200分,就算是“中等水平学生”了。

月入3000算是中等收入,因为还有6亿人月入一千。你不要以为你穷,还有很多比你更穷的人。

错是没错,而且还非常正确,正确到你无力反驳。但是面对这样的研究,我很想像孙越一样问一句:您研究这个有什么意义,值得一个团队去做?是能给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呢,还是助力经济发展?好像都没有。

硬要说的话,只有一个,就是能制造一个“中产”幻觉,让大家感觉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奔头,中等收入群体越来越庞大,我们都在走上坡路。

虽然这个目的不一定能达到,但它是一个正能量的数据和研究,是能讨某些人欢心的。你要研究“6亿人月入一千”,领导不爱听,但换个说法,“中等收入群体已达4.6亿”,就是高情商的专家了。

其实这个话题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之所以现在提起,是因为最近看秦晖老师的《共同的底线》,其中一个章节提到了这位李实教授。这篇文章大概写于20年前,当时的李实已经是知名学者,他当时研究的是什么课题呢?是中国的基尼系数,而且他通过推算发现,这个系数已经很高了。

教授还是那个教授,研究的领域还是一样,但具体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是报忧不报喜,研究真问题,站在穷人的立场,为穷人说话,向决策者敲警钟。

一个是报喜不报忧,研究没有意义的伪问题,他不是站在穷人立场说话,而是站在精英立场,强行给穷人化妆,向决策者献媚。

注意,我们讨论的不是什么只会满嘴口炮的野鸡专家,而是成名已久,有学术成果和江湖地位,且一直在专业领域搞研究的资深专家。他尚且如此,遑论其他人?

现在的专家,越来越配得上“砖家”这个别称了,这个群体的智识水平和社会声誉,也许已经降到了历史的冰点。之所以如此,原因无非就是,一部分专家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沉默,一部分专家,如李实这样的,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和自我升级。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与其劳心费神地搞些有风险的研究,不如轻轻松松地玩弄文字游戏,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但是看到李实这样的专家,从研究基尼指数,到研究中等收入,不能不说还是感到有些悲哀。这不是研究方向的改变,而是思维方式的改变。

一个社会,总要有一些“讨人嫌”的人,说些不好听的大实话,为社会预警。这个任务,只能由知识精英来完成。但现在的知识精英,大多已经基因突变,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李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现象。前两天,又看到某经济专家说,“我国整体没有房贷压力”,遭到网友的群嘲。对此,我付之微微一笑,这专家那专家,最后都会变异成喜鹊型专家,只说好话,动听的话,比唱歌还好听。

是的,我们都是中等收入群体,我们没有房贷压力,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从基尼系数到“月入三千算中产”,专家是怎么变异的

    粮食2023-07-06
  • 普利制药(300630)7月6日主力资金净卖出402.17万元

    水产2023-07-06
  • 林州重机龙虎榜数据(7月6日)

    粮食2023-07-06
  • 连发两篇Nature:华为、清华分别用AI黑科技,颠覆天气预报系统

    水产2023-07-06
  • 每日热议!事业单位面试:组织协调类题目如何设计答题重点

    粮食2023-07-06
  • 商品期货收盘多数上涨,沪镍、沪锡涨超4%,橡胶涨超3% 世界即时

    水产2023-07-06
  • 536.53亿!中国铁建中标重大项目!

    粮食2023-07-06
  • 天天速读:2020雷克萨斯RC F Track Edition首次亮相底特律

    水产2023-07-06
  • 中青旅(600138)7月6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837.19万元

    粮食2023-07-06
  • 为什么东方甄选首站选在甘肃?俞敏洪新书披露

    水产2023-07-06
  • 大连市发布文旅消费季活动计划 打造融合发展新高地_全球热议

    粮食2023-07-06
  • 亚克力材质是什么(316TiSS是什么材质)_环球热消息

    水产2023-07-06
  • 宁夏新设职业本科大学与高职院校有新进展

    粮食2023-07-06
  • 热讯:如何推动小区成片加梯?来看这个镇的探索

    粮食2023-07-06
  • 手机号怎么定位对方在哪苹果手机(手机号怎么定位对方在哪) 世界滚动

    水产2023-07-06
  • 西班牙马德里:“空中芭蕾”|全球热点

    粮食2023-07-06
  • 环球最资讯丨极兔隐痛:罚款最重,体验最差?

    水产2023-07-06
  • 世界最新:暑假,让孩子们动起来(体坛观澜)

    粮食2023-07-06
  • 天天视讯!三亚往返首尔国际定期客运航线复航

    水产2023-07-06
  • 字节继续变“硬”

    粮食2023-07-06

果品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同心”正式发布
  • 冬奥故事会丨一图了解冬奥会历届奖牌
  •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 外交部:美国针对亚裔仇恨犯罪数字令人痛心

蔬菜

  • 说好“一梯一户”却成了“两梯两户”,买方能否解除合同?
  • 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助力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迎新机遇
  • 9被告人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刑罚
  • 玉渊谭天丨中美再通话,“建设性”很重要
  • 环球时报社评:中美经贸需要建设性对话
  • 俄媒:莫斯科扩大新冠感染新疗法试点范围
  •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 | 追赶的勇气
  • 中国第20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完成“VA-2”道路排水系统修缮任务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办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图片展
  • 美专家认为三大原因导致美国供应链危机

Copyright   2015-2022 西南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