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旭升眼中,吉林省的每条路、每座桥都特别“美丽”,而行驶在他参与修建、修缮的路面时,成就感和幸福感更会瞬间涌上心头……
“毕业快一年了,我对道桥施工员、测量员这个职业的理解更加深入,道桥建设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让前沿的专业知识,在实际的施工项目中闪烁光辉!”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刘旭升的话语格外清晰,他要成为新时代的道桥人,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家乡建设中。
【资料图】
兴趣与努力同样重要
因为他的大伯职业的原因,刘旭升从小便对道路与桥梁专业充满兴趣。
“我大伯是‘干工程’的,小时候感觉这个职业是高收入与有面子的代名词,但第一次去施工现场时,我对这一职业的印象,发生了改变。”刘旭升回忆,当时是一处建楼的现场,他的大伯带着安全帽,脸上、衣服上都是灰土。工人们说话声都很大,但在机械轰鸣中,还是会听不清……通过这次经历,建筑行业的奔波、辛苦、疲惫深深地留在刘旭升的心中。但当一栋大楼拔地而起时,看见施工人员脸上的成就感,他认识到这份工作的价值。于是,2019年9月,他的生涯开始与道桥专业渐渐重合。
带着“盖楼”“修路”的目标走进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刘旭升最初认为日常需要学习的课程并不多,“只要肯吃苦,手别懒,这活儿不就能干吗?”但入学后接受过专业的教育,他才明白并非如此。
在一次测量实践课上,老师要求刘旭升用水准仪围着学校的教学楼测每个点的高程,最后求得高差。刘旭升坦言,当时测高程还相对能操作,可求高差着实让他犯难。“书本上有很多公式,但是我不会用啊!”刘旭升发现,数学计算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补课”的时间到了。“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于是他更加重视每一节课,更用心地看每一本书,更努力地去理解每一道公式,并用于实践中。
扎根吉林 建设家乡
大学期间,因踏实肯学、勤奋善学,刘旭升的专业成绩始终保持优秀,这让他在临毕业前,便与很多单位达成初步意向,就业前景相当广阔。一家上市公司的区域经理向刘旭升发出邀请,薪资相比东北地区高出不少,这让刘旭升有些心动。
但彼时吉林省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建设中立体高架桥等项目纷纷上马,对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的需求加大,让刘旭升看见了留在吉林的更多机遇。于是,他怀揣“回馈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景,就职于吉林省道隧工程有限公司,走上了施工员、测量员的岗位。
对于刚刚入职的施工员、测量员而言,首先要适应的,便是常年在工地的工作状态。刘旭升的第一个工作,便是在山区修路。他回忆,当时在工地干活,白天要被蜜蜂包围,夜晚要被蚊子叮咬,并且山区昼夜温差大,午后汗水会湿透工装,到了傍晚,还没有变干的衣服又散发出彻骨的寒意,因此每次出门,携带多套工装成为他的习惯,可即便如此,有时还是来不及更换。
刘旭升坦言,每当天黑,他回到简易房准备休息时,都忍不住想跟家人通视频电话,但不想让家人看见他工作一天的疲惫,他只能通过语音与家人简单聊几句。经过几个月的实习,刘旭升似乎遇到了工作的瓶颈,几次想辞去工作,可一想到自己此前的坚持,以及母校对他的培养,又默默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伴随着一个个本人亲身参与施工项目的完成,刘旭升慢慢体会到这份工作的收获和成就感。他自豪地说,自己参与施工的每一条路都带动了全省道路建设的迈进。
立足本职 融入社会
就在去年年底,完成302省道长白山南景区至长白县的二级路翻修项目后,刘旭升看见道路变得更加平整,路面设施更加完善,路面的美景更加多样,司乘人员的乘驾体验更加舒适,他真切体会到这份工作带给他的成就感。“这条道路翻新后,人们在旅途中,也能欣赏从长白县到长白山景区一路的移步异景,对吉林的美景和文化,还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刘旭升说,一条路的修建,不仅仅可以带来行程上的方便,还能把利好延伸到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年轻的施工员、测量员,需要在道路建设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紧跟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新道桥人。
今年以来,刘旭升所在的公司随着吉林省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产值规模持续壮大,外向度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正在进行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发展。刘旭升面对新形势,时常将工作中的发现与感悟分享给母校的老师,并从学校了解行业最前沿的学术理论,融入到日常工作实践中,努力为道桥建设提供新方法、新思路。同时,他还积极与学校的学弟学妹交流,鼓励更多的高素质复合性人才投身于家乡的道桥建设中。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西南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